不够误解 你每日扫码可能0元用限额了支付
央行发布的扫码条码支付新规昨天刷屏了。看到扫码支付日限500元的支付消息,很多人抱怨额度不够用。每日其实,限额大家误会了,够用日限500元只是误解针对静态条码,如扫商家贴在摊位的扫码二维码的付款方式。专家表示,支付500元限额已满足绝大部分的每日用户需求。如果消费超500元,限额商家扫用户条码方式收款则不受此限制。够用
为什么限额?静态条码不安全,误解真伪难辨
27日晚,扫码央行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支付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每日新规将个人客户的条码支付业务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进行限额管理。
风险防范能力分A、B、C、D四个等级,大家平时购物扫的商家贴在摊位前的收款二维码,为静态条码,风险防范能力最低,为D级。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静态条码易被篡改或变造,宜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因此,新规明确,使用静态条码,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教授黄震告诉中新网,对静态条码的额度限定,主要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大额支付要生成动态条码来扫。静态条码放在那里,确实方便,但便利性和安全性有时有冲突。如之前曝出的条码被偷换,小偷把钱偷走的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使用条码支付时,尽量不要拿手机扫别人的静态条码,而是让别人扫你的手机。静态二维码的安全性远低于实时生成的动态二维码。
专家:绝大部分条码支付<500元额度足够用
那么,扫静态条码支付单日限额500元够用吗?其实,真的够用了。央行表示,依主要市场机构条码支付交易数据显示,该额度已覆盖绝大部分使用条码支付付款客户的需求。
据董希淼介绍,2015-2016年,主流支付机构每日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块钱以下,今年上半年,主流的支付机构条码支付人均每日金额是108块钱。
“500元限额是针对用户而言,对商户并无限制。我想对于实际使用,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个人,都不会带来影响。若你在饭店消费600元,要扫码付款就有点困难了。不过,这时让收银人员扫你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 ”董希淼说。
据了解,目前条码支付中,商家扫用户条码的多为使用动态条码进行支付的方式。相对应的有另外风险防范能力分级及交易限额。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旻表示,使用静态条码,针对的就是小额消费主体,风险等级标准的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现实意义,并不会打压像煎饼果子摊位、奶茶店这类经营主体的实际经营。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强调,为防范静态条码风险,静态条码应由后台服务器加密生成,宜采用防伪纸张展示条码,防伪纸张应具备一定防伪特征;静态条码应采用防护罩等物理防护手段避免被覆盖或替换,宜使用防伪标签对防护罩进行标记等。
不得烧钱、补贴对微信、支付宝有影响吗?
新规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简称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技术的付款服务的,应当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同时,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参照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标准科学合理定价,不得采用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等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不得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
一直以来,移动支付市场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两大巨头。据易观智库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占据53.70%的市场份额,腾讯金融占39.12%。
针对新规,两大巨头也做出回应,称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出的努力,将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探索创新模式和可行性。
董希淼认为,新规要求不能有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如只能扫某家的二维码而不能扫另一家的;禁止低于成本价格的竞争,如扫码收单收100万,但投入200万,这样是不合理的;央行强调支付业务要有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是要防止类似共享单车不断扩展出现多家公司倒闭的情况。
李旻也表示,支付宝和微信的补贴、红包活动不一定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红包与补贴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进一步认定。
条码技术不得滥用理财、货币兑换等业务被禁止
新规提出,支付机构不得基于条码技术,从事或变相从事证券、保险、信贷、融资、理财、担保、信托、货币兑换、现金存取等业务。
黄震表示,央行之所以审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是为了支持电商消费,不是为了让其成为理财、投资机构,否则就背离了审批支付牌照的初衷,也会产生不对等竞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公平。
“这是原则性问题,要从账户性质上来看,支付只能是支付,不能将支付账户用于其他领域。”董希淼说。
对于实体特约商户(小微商户),新规要求,收单机构可以通过审核商户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文件和辅助证明材料为其提供条码支付收单服务。
董希淼认为,央行此举是接地气的,将按规定无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小微商户,纳入到条码支付受理范围。也就是说,你在农贸市场摆摊扫码卖菜,央行也是支持的。(王佳昕)
标签:扫码支付|限额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责任编辑:休闲)
-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南方日报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了一家无证生产急救创伤绷带、急救止血绷带的公司。2020年12月7日,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天津军盾应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证 ...[详细]
-
河源村K迎国庆!10月2日决赛见 | 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_南方+_南方plus客韵悠扬贺国庆!10月2日晚7点东源县糖巢创客社区嫑艺术空间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河源赛区决赛即将燃情上演!来自河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自2020年年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集中发力,坚决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并取得了阶段性 ...[详细]
-
据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0.9%。其中,进口5.1亿元,下降12.9%;出口60.5亿元,增长0.3%。2024年全年,宿州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丘碧英记者 顾艳伟)广西梧州市场监管局日前开展了奶茶专项检查行动,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加工场所存在环境卫生差、从业人员健康证不公示等问题依法责令改正,对存放过期原料未使用)奶茶依法进行查 ...[详细]
-
历来以甘露醇和乳糖发酵的特性来区分志贺氏菌的生化群:A群(痢疾志贺氏菌):为甘露醇阴性,乳糖阴性。B群(福氏志贺氏菌)和C群(鲍氏志贺氏菌):为甘露醇阳性,乳糖阴性。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为甘露醇阳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大鹏 记者朱海)今年以来,江西省市场监管系统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攥成“铁拳&rdqu ...[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彰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今日在第十四届陆家 ...[详细]
-
在科研与生产的广阔天地里,标准物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如同科研旅途中的灯塔,为实验者指引方向,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作为一名长期耕耘于化学分析领域的实践者,我深知硼酸溶液标准物质的重要性。它 ...[详细]